Tianjin Computer Vocational School
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类型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而作为形成于清朝中后期"德鸿剪纸技艺"更是独树一帜。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工艺,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,丰富校园文化生活,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和艺术修养,适逢2025年职业教育周活动开展之际,我校于5月12日邀请"德鸿剪纸技艺"第四代传承人、河西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刘汉源老师走入校园,开展了体验非遗文化,传承工匠精神"剪纸艺术讲座活动。
刘汉源老师,是中国文艺家协会成员:天津文艺家协会成员:天津剪纸艺委会理事。他从事剪纸创作60余年,他将古老的非遗剪纸技法与天津美景结合起来,创作完成了《天津十景》、《津门老行当》、《天津海河桥》、《神舟航天》《红色六绣》《社会主义价值观》、《中国少年梦》《天津改革开放40周年》、《攻坚克难奔小康》、《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》、《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》等许多剪纸新作,这些剪纸作品的问世,给天津人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观感 。
活动中,刘汉源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讲解,搭配精美的作品展示,带领同学们步入剪纸的艺术世界。从历史渊源到技法精髓一张红纸、一把刻刀,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。随后的互动环节,刘老师亲自示范剪纸,一把刻刀,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。
随后的互动环节,刘老师亲自示范剪纸技巧,精湛的手法让同学们目不转睛。他还热情邀请学生上台亲身体验,大家纷纷踊跃参与。只见同学们屏息凝神,专注地剪刻着手中的纸张,不一会儿,一个个精美的福字、漂亮的窗花便在指尖诞生,现场掌声此起彼伏。不少同学感慨:"看似简单的一剪一刻,实则需要极大的耐心与专注,这才是真正值得敬仰的工匠精神!
非遗文化进校园,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。此次非遗文化剪纸活动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。刘汉源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了魅力十足的剪纸世界。让学生们感受文化底蕴体悟剪纸之美的同时,提高了感受美、鉴赏美的能力。将方寸剪纸之间是百般变化的艺术,丰富学生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土壤,让干刻不落,万不断的独特剪纸文化在学生心中中绽放出魅力,也让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。